2018年12月11日💬,藥學院意昂4組織二級教代會代表和部分意昂4會員代表開啟了“海派文化一日行”活動💆🏻♂️,在上海城建職業學院資深建築學專家周培元老師的帶領下,老師們從位於徐匯區淮海中路和武康路交界處的武康大樓出發,沿著武康路(原名福開森路)一路自南向北👩🏻⚖️,探秘這條被譽為“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”的“名人路”🥘。
武康路始建於1907年,現長1183米,寬12米到16米👕,整條路呈弧形🧑🏿🚀,大致為南北走向,北起華山路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👨🏼🏫,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🈵、余慶路,在武康大樓而止👊🏿,與宋慶齡故居相望。沿線西班牙式、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🦹🏽♀️,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街區之一。在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,有約30余處有份量的名人舊居,道路兩邊是上海最有名的西方洋人和達官名人、商賈富豪的高級住宅區👈🏻。通過周老師娓娓道來的介紹,老師們了解了這裏很多建築的前世今生⏯,真感覺這些建築都“活了起來”☞:如武康路390號,解放前是意大利總領事官邸👨🏻🦽➡️,大批的有誌報國青年通過這個窗口留學國外,開拓眼界🦼,解放以後則是全球500強企業上海汽車集團所在地,從這裏誕生了中國第一輛桑塔納轎車;武康路393號則是民國革命先驅黃興的故居;而位於武康路與湖南路路口的湖南別墅先為周佛海私宅,解放後陳毅、鄧小平在這裏暫住過💁🏻♂️,賀子珍也在此隱居了20多年;榮獲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高錕曾就讀於武康路世界小學;武康路113號則是一代文學巨匠巴金的故居⏳,巴金在這裏完成了被海內外文學界、思想界稱之為“一部說真話的大書”的《隨想錄》……
武康路兩側有典雅的英國鄉村式別墅🧘🏽♀️,有法國文藝復興樣式建築🧑🦯,有細節雕飾的西班牙式洋房,有滬上至今少見的地中海式建築,還有許多名人舊居🐤、文物遺跡。學院二級教代會代表和意昂4會員代表通過本次活動更深入地感受到“上海歷史文化風貌街”的魅力,了解近現代的政治文化歷史,起到了“以文化人”的效果🥅。